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省文明办、省科协、省科技厅主办的“金钥匙”竞赛活动是全省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我校已连续多年组织全体五年级队员参加初赛,并选拔出优秀代表参加总决赛。

“金钥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我校的育人理念不谋而合!在参赛中,让孩子不断地走近、接触和尝试最前沿、最广泛的科技创新与发明,加深孩子对于科学的亲近感,期望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本次比赛,我校共推荐三位学生参加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其中两名同学脱颖而出,分别获得第31届国际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潘晓云老师被评为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辅导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一起踏上科技探索之旅,聆听孩子讲述他们的参赛故事!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两位孩子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坚持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展望2020,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行科技之路,展创新风采,期待附小娃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科学的未来属于勤于探索的年轻一代!
一次竞赛,一份收获
我叫陆睿楠,是一个爱科学、爱探索的男孩。当听到科学潘老师宣布我在江苏省第31届“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消息时,太兴奋了!获奖是对我努力的一种肯定,它证实了“梦想总会在勤奋的天空绽放”这一信念。
回首两个多月的“备战”经历,有辛苦、有挫折、更多的是喜悦。每当夜晚完成作业,我都会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如饥似渴地阅看各类科学书籍。老师发下的初赛卷一题都不放过,不懂就问,从书籍、网络、科学课……我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对“金钥匙”总决赛充满了信心。比赛的那天很快到了,我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胸有成竹地答卷,顺利地完成了复赛。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我的小成功和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还要感谢潘老师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对科学的热爱。未来的学习之路上,我将不断探索,勇攀高峰。
一等奖背后的启示
大概是去年11月份,科学潘老师告诉我一个让我十分激动的消息——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因初赛成绩出色,可以代表学校参加江苏省“金钥匙”科学总决赛。
回家路上,我有些忐忑不安:“能行吗?这是代表学校参赛啊!不好的话,不会给学校丢脸吧?”有备无患,为了让自己更有信心,我仔细地做完了老师发的例卷,总结了薄弱环节,通过书籍和网络把搞不清的知识弄明白。为了这次大赛,我精心准备,每晚多会花1-2小时“补补脑”。
竞赛日很快就到了,我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来到考场。竞赛开始后,我小心谨慎地写着每一题,一开始的判断和选择题不难,我做得顺风顺水,顶多也就一两道难题,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也能很快找到答案。可做着做着,我被后面的一题难住了。这道题目要求写出吸管除了吸水还能干什么?我想来想去,好像就只有当吸管,我可急坏了,这是一个分值很高的题啊!“怎么办?这一题做不出来,肯定考不好。”我努力的回忆我看过的书上有没有相关的办法,方法没想出来,倒是想起科学老师说过:要留心观察事物,思维要扩散。我瞬间想出吸管在生活中还可以有很多用处:搅东西、当支柱、量尺寸......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解决了这道题。
当我拿到奖状时,心中高兴得透不过气来了。一等奖!只想一蹦三尺,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回想这次能获得这张有意义的奖状,我感受到平时一定要注意知识积累、注重思考方式。感谢老师在学校教授了许多知识,庆幸我自己平时阅读了很多课外书。接下来我要更加努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