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们伴你左右……"。孩子的成长过程总要经历风风雨雨,才能拙壮成长。我的孩子刚上小学时,我们就选择了新苏附小这所重点小学,事实证明了一切,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进入一年级下学期,我的孩子成熟很多,进步了很多。学校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则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通过一年级上学期下来有几点小小的心得:首先要关注孩子是否有专心听讲的习惯。每次回来我都问女儿:今天上课学什么了?上课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学校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闻啊?如果女儿什么也说不出来的话,我就可以判断出孩子有思想开小差的习惯。另外我会经常与班主任沟通询问她在班里的情况,与她回来跟我说的情况结合分析她的学习状态。其次要关注孩子是否有认真阅读的习惯。我们家孩子一开始并不喜欢看书,最多是看连环画,我给女儿购买了很多书籍,每天晚上都要陪着她进行半个小时的阅读,现在她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本学期刚开始要求写每日一句,头几次为了那一句话着实憋了半天,我还得帮她整理一下语句,后来加到三句以上更是头疼地要命,只会把每天的流水账汇报一下,后来我与语文老师沟通了一下,看是否可以把阅读到的好词好句抄写下来,最好抄过后背一下加深记忆,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孩子现在基本可以写出好多句子了。第三要关注孩子是否有工整书写的习惯。我们每天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练习写字,我就要求她的作业书写要有质量,一但写得潦草我就会让女儿擦掉重写,规定孩子每天认真工整地默写词语。第四要关注孩子是否有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作业,可以考察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学校通常要求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时间久了,习惯就形成了。当然,我们一开始有磨蹭的坏习惯,得等我回家才肯做作业,等吃过晚饭再做的话已经要9点多了,还得再弹琴,这样睡眠得不到保证,后来我要求在我下班前得完成基本作业,除了背颂默写需要家长配合的可以等我下班回来做,完成了作业早就可以奖励休憩、做游戏,看连环画,否则磨蹭就会养成坏习惯。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
二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进步的重要保障,每天晚上我都要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我尽量做到不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看电视,玩电脑,最多是坐在旁边静静的看书。在我的陪伴下,孩子能在净心、安心的学习环境中做完功课,最后我还要求女儿自己整理书桌,书包,整理干净才算把今天的功课全部全成。
三是家庭教育做到言传身教。有教育家曾经谈到"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言传身教"。为此,我们非常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对待老人,我们嘘寒问暖、和睦相处;对待他人,我们坚持善良至上、诚信为本、宽以待人;对待工作,我们讲责任;对待生活,我们唱出热情------。在我们的号召和影响下,女儿也懂得了尊老爱幼、体贴关爱、知恩图报------,学会了洗衣刷碗、收拾家务,能够在我们劳累的时候伸出小手为你捶背捏腰、能够在感恩节的时候为父母和老师精心制作一张张贺卡------
当然,孩子的成长更离不开学校的精心指导、老师的辛勤培育,离不开同学们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帮助,感谢学校为孩子的成长所做的一切,本学期我也当选了家委会成员,一定也会尽自己的力量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和学校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也期待家校共同努力,共同打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