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丰收的季节,
小橘子露出金黄色的笑脸,
它们有的是青绿色的,
有的是半青半黄的,
有的是全黄的,
远远望去,
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间,
煞是好看!
缘起
幼儿1:哇!我最喜欢吃橘子了。
幼儿2:上次我妈妈带我去一个地方,有好多橘子树,可好吃了!
幼儿3:可是橘子太酸了,我觉得不好吃。
幼儿4:我吃的橘子是甜甜的呀!
幼儿5:我还会剥橘子呢!
下午点心环节,孩子们一边吃着橘子,一边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他们对橘子的经验呢~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中蕴含了丰富多元的教育契机,若加以合理的利用和引导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扩大视野、增强经验、发展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孩子“尊重事实,求真求实”的科学人生态度。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小二班的孩子们和橘子来了一场约会。
橘子大调查
橘子还有哪些秘密呢?带着问题,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索,并记录在调查表上,和小朋友们分享。
橘子品尝会
— 剥橘子—
瞧,剥橘子大赛开始咯!“我剥,我剥,我剥剥剥”......
对于小班的我们来说剥橘子好像还是有点难度的,不过没有关系哦,我们只要找到方法,就一定可以成功哦!
— 尝橘子—
一边剥我就一边流口水了,赶紧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
通过动手发现,原来橘子是由果皮、瓢囊和橘络三部分组成的,我们平时吃的果肉部分就是瓢囊。
橘子新玩法
橘子还可以用来干嘛呢?快来看看小二班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吧!
— 橘子画一画—
— 橘汁榨一榨—
动动小手,美味我有
让我快来尝一尝~
—制作陈皮—
健脾理气
化痰止咳
治脾胃病
【成长感悟】
“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从幼儿感兴趣的橘子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观察橘子、剥橘子、品尝橘子、再到橘子新玩法等活动。不知不觉,幼儿园五大领域已无痕地渗透其中,孩子们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习着、体验着,收获着。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于橘子的故事还在上演着,我们将继续追随孩子的兴趣,发现孩子们的一百种语言,关注新的生长点,让我们的课程活动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