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南京师范大学 虞永平
学习准备
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探究发现的学习,更容易形成后继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学习品质——好奇、探究的兴趣、主动性,从而引导孩子培养专注与坚持的学习能力,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断创新,这些正是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学习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
推荐绘本
关于学习准备的绘本:《三十六个字》、《课间十分钟》
这个绘本中用三十六个象形字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但让每个文字都鲜活了过来,而且形象地展现了古老祖先的生活方式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阿力是一位小学生,他最喜欢课间十分钟了,因为在这十分钟里可以做好多有意思的事情,可是今天他遇到了一小些问题…….
班级活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汉字随处可见,经常引起孩子们的好奇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喜欢模仿大人在作品旁署名,用自己创造的图形、符号来记录有趣的事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激发大班幼儿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文字符号的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文字的意义和用途。因此,我们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始探索象形字和现代汉字的联系和延伸,发展幼儿前阅读的核心经验。
二、培养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是孩子应该具有的一项重要学习习惯。想要孩子在学业上走得长远,就必须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这是所有好习惯中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三、关注读写姿势
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在读书绘画和书写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保持规范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给家长的建议
一、阅读倾听能力
● 做孩子的好榜样,少看手机多阅读,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不对阅读成果有过高要求,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 愿意当孩子的“听众”,多鼓励孩子把喜欢的故事讲给家人、同伴听。
● 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习惯,经常询问孩子“你听懂了吗?”“有什么不清楚吗?”
二、动手操作能力
● 关注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鼓励孩子学习系鞋带、扣扣子,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型乐高、拼图、拼豆、折纸等玩具,在游戏中锻炼手部小肌肉。
三、思考想象能力
●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耐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提问,能够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 和孩子一起留心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利用生活用品做科学小实验……
结 语
幼小衔接不只是为了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而是为幼儿一生的快乐生活奠定基础。让我们一起立足于儿童立场,关注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提供适宜支持,一起科学地对待幼小衔接,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吧!
花开有时,衔接有度,
幼儿如待放的蓓蕾,
时光的更迭和雨露的滋养
会让他们不断成长。
愿每位孩子都能在家庭、幼儿园、老师三方协同的呵护下,
心中怀揣梦想,畅游知识海洋,
自信满满地迎接人生的另一个新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