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特殊的假期中,附小老师接到了一项任务——为苏州市线上教育中心提供好课,帮助全市的小学生在家学习。这是一次尝试,是一场挑战,更是一个服务学生、帮助学生的机会。老师们在教科院专家、校领导的安排下,迅速集结成“教研共同体”,利用QQ、微信等平台进行集体备课、教研,力求将课程打造得精致、再精致,完美、再完美。
除了常规的研读教材外,老师们更需要根据线上课程的特殊性,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互动的课堂,让学生们在家学习也有在校学习的“代入感”,丰富趣味性,提升学习效率。
(1)跨学段备课,认真研读教材、研究线上课程。
集体备课的老师们来自各年段,他们集思广益,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流程的安排、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前置作业的设计、课件的制作、录屏的技巧……一一关注、讨论、商量,甚至争论,最后确定出最佳的方案。
(2)以学生为中心,聚焦课程重难点。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长时间地观看屏幕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不利,因此线上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20分钟”的目标,精讲精练,力求将课堂效益提到最好。为此,老师们聚焦教学重难点,精心制作课件。
(3)积极撰写脚本,学生参与录制。
线上课程需要学生的“参与感”和“代入感”,因此除了老师的参与,附小的很多学生也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参与了录制,展现了“阳光学生”的风采。
(4)课程上线,教学仍在继续……
在积极的筹备后,一节节由附小贡献的课程正式上线啦!教研员的好评、课程的高分,是对老师团队最好的奖励。特殊时期的线上课程就快结束了,但教研不停歇,开学也在路上了。新的学期,如何衔接线上和开学后的课程,如何进一步帮助学生调整状态、提升学习效果,是老师们下一个乃至永久的课题……




抗“疫”战斗中的“最美教师”——张竹箐

今年寒假,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没办法正常开学,苏州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进行线上学习。为了保证线上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2月3日,苏州市教育局向各直属学校紧急招募志愿者一名,我校张竹箐老师第一时间报了名。作为志愿者期间,张老师先后参加了“线上教育中心助教群”、“线上教育视频审核沟通小组”、“线上教育内容审核小组”。
一开始的时候,许多学生和老师没有办法正常登录,我校一年级所有学生信息没有导入后台,张老师先请教了线上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学会了资料导入,重置密码等功能,一一解决了所有学生和老师的登录问题。
由于本次线上教育采用了录播课的形式,各位执教老师上交的视频、课件、练习等资料的时间不一,后台工作人员来不及处理和分类这些信息。于是张老师第一时间报名,参与了视频的整理作,每天将上传的视频、课件、练习,按照日期、年级、学科进行分类,保证了视频每天的及时更新。
许多学生由于想赚取积分,每天大量的留言导致后台信息来不及处理,于是张老师又第一时间报名参与了小学组五年级问题部分内容的审核,每天除了利用休息时间处理2000条信息之外,凡是提出大量无聊信息或者低俗信息的同学都会被截图上报,经过审核小组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一个星期以后终于把前期滞留的信息全部清零。
虽然说这样的工作微不足道,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努力,让疫情期的线上教育得以顺利和正常的开展,让我们向这些在后台默默付出辛苦劳动和努力的人们表示感谢!
(章文佳)